Leica DVM6 M 同軸照明模式配備傾斜照明滑塊,提供晶界、硬度差和劃痕的三維圖像。只需簡單地四處移動照明滑塊,即可從該角度觀察樣品。無需其他操作。
右圖顯示僅配備集成環形光的Leica DVM6 M 才適用于該領域。雖然傳統偏振光顯微鏡不帶暗場,但配備環形光的Leica DVM6 M 卻為拋光樣品提供了額外的暗場角度。
圖 6:運用平行偏振傾斜反射光照明獲取的同一樣品細節圖像,用于查看硬度差和劃痕
圖 7:運用環形光照明獲取的同一樣品細節圖像
分析未經過制備的樣品
除這些觀察地球科學樣品的“經典”方法之外,用戶還可以運用Leica DVM6 M 觀察未經過制備樣品的三維圖像,例如,顯微載片、巖心部分、散礦物質、微體化石等。由于體視顯微鏡的內置部分環形光設置或鵝頸管聚光燈,因此,可以運用與體視顯微鏡相似的方式,觀察未經過制備的樣品。
對于厚度超過顯微鏡景深的樣品,可以采用多聚焦功能輕松對其進行觀察。隨后,可以重建樣品的三維形貌圖。另外,如果僅需二維圖像,則可以啟用 Live Image Builder 功能。
顯微載片樣品通常需要擴展景深,令所有細節更加明晰。Leica DVM6 M 軟件具備 Live Image Builder Z(配備手動調焦柱)和蒙太奇選項(自定義、EDOF、啟動),為其獲取多焦點圖像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 [3]。
圖 8:運用環形光照明獲取的顯微載片樣品細節圖像
圖 9:運用環形光照明獲取的顯微載片樣品多焦點圖像。
圖 10:運用透射偏振光照明獲取的尚未打磨鉆石的多焦點圖像。
松面樣品、巖石樣品和巖心通常比顯微鏡提供的視場要大,而配備 Live Image Builder XY,則可以克服該限制,并將多幅圖像合成視場較大的單幅圖像。
leica DVM6 M 三個可用物鏡擁有廣泛的放大倍率(1x ~ 2,350x)和分辨率,保證用戶能夠快速實現較大樣品從宏觀到微觀圖像之間的切換。
由于所有圖像都是自動校準的,這些圖像都可以用于測量。在三維形貌重建中,可以測量表面特性和體積。
圖 11:通過長度和表面測量,獲取黃金和重礦物的多焦點圖像。
結論本文展示了在地質科學研究領域,使用一臺顯微鏡分析經過或未經過制備樣品的可能性。leica DVM6 M 數碼顯微鏡將宏觀與微觀合二為一,保證用戶既可分析二維也可分析三維樣品。由于視場和景深可以同時增加,因而可以輕松操作不同高度的樣品。Leica DVM6 M 通用照明方式為研究和分析樣品,提供了比復式顯微鏡更多的選項。